黄国雄:零售业有望下半年回暖
作者:管理中心  来源: 发布日期:2009-2-5 点击次数:1757

■一位70岁的长者、中国商业半个世纪的见证者和研究者,被国内零售业的大腕们信服地称为“黄老”,刚刚被商务部评为“改革开放30年推动商业发展十大功勋人物”,他的学生如今在大江南北的零售业叱咤风云,他深邃的眼神看穿了无数个商业谜局,他的文章常常能一语点破零售业中潜藏的痼疾。

  ■他,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。

  “今年2月到6月可能是中国零售业最困难的一段时期,投资拉动消费大约需要半年的转化期,因此六七月份以后,消费市场应该开始回暖。”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,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做出上述判断。在他看来,尽管金融危机对零售业会造成一定影响,但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。预计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幅仍可达到12%-15%的水平,北京的发展会更快。

  如果全国总的GDP能够实现“保8争9”的目标,那么全国零售业的增幅应该可以达到12%-15%的水平,北京会更快。

  资金不足、雷同化经营、分工不细,是当前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。

  首都商业有优势
  2008年北京商业实现跨越式发展

  商报:北京商业去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,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全国第一,请问,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成绩?北京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,有哪些零售业方面的比较优势?

  黄国雄:我一直有个观点,首都商业发展要好于全国、先于全国、快于全国。
 
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,通过对世界若干个国家首都经济调研分析,我就得出了一个结论:首都第三产业平均水平要高于全国12%,而且越是发达国家,首都第三产业水平越高。

  一般来说,商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30%,所以,首都商业发展理应高于全国3-5个百分点。这是由首都本身的三大功能所决定的,即首都不仅为北京市服务,还承担着为中央国家机关,以及各省市驻京办事处服务的功能。因此,各种先进消费业态的引进,往往都是从首都开始的。

  商报:北京零售业服务业的提升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?

  黄国雄:借助去年举办奥运会的机会,北京商业整体的软硬件水平确实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但在过去,毫不客气地讲,北京服务业水平低于南方省市1-2个档次,经常出现“吃饭要花钱买筷子”、“卫生间没有厕纸”一类的尴尬。而经过近些年持续改进,如狠抓大商场的“三室一厅”(即试衣室、盥洗室、休息室和共享大厅)建设等,北京商业、尤其是大商场的服务水平已经达到与国际接轨。现在的试衣室普遍有了挂钩、凳子、拖鞋,甚至高跟鞋;盥洗室变干净了,普遍开始提供卫生纸、洗手液、烘干机;逛累了可以在休息室的沙发上舒服地歇歇脚;宽敞的通道不仅让人挤人成为历史,也增强了公共场所的安全性。北京商业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。

  基本面没有变
  今年零售业增幅可达12%-15%

  商报: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,今年北京零售业前景如何?

  黄国雄: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,如果全国总的GDP能够实现“保8争9”的目标,那么全国零售业的增幅应该可以达到12%-15%的水平,北京会更快。

  改革开放30年来,全国GDP的平均增幅是9.8%,而北京零售业的平均增幅是14.2%,一直高于全国GDP大约4-5个百分点。从整体看,北京零售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,因为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9000美元,这就为北京零售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,今年国家增加了4万亿元的投资来拉动内需。根据经济学相关规律,5年内,大约60%的投资都会以工资、购买商品等各种形式转化为消费资金。仅此一项,就能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2.5-3个百分点。同时,中央还采取了一系列支农、扶农、富农政策,如果按照7亿多农民每人每天增收1元计算,就是2000多亿元。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,农村市场的扩大,也将拉动消费增长1-1.5个百分点。因此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长是有保障的。

  虽然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,但是波及面不会太大。百货业态承受的压力会大于超市,奢侈品压力会大于一般商品。不过,高档商品压缩的一部分消费会转向中低档商品,因此中低档消费反而可能增加。

  此外,随着旅游人口的增加和异地消费的升温,外地有钱人在北京的消费也成为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。根据翠微大厦的相关统计,外地人的高档消费占到其全部高档消费额的60%-70%。

  三大问题制约发展
  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最大瓶颈

  商报:北京零售业最困难的时期出现在什么时候?

  黄国雄:由于投资转化为消费平均需要6个月,因此对于零售企业来说,2009年的2月份到6月份可能是最为艰难的时期。1月份受元旦和春节的影响,销售情况应该不错。从2月份开始,金融危机冲击会开始显现,零售业将真正进入冬天。投资拉动消费的效果大约会在半年后显现,因此六七月份市场应该开始回暖。而在这期间,顶不住压力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倒闭风险。

  商报:目前,困扰零售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

  黄国雄:资金不足、雷同化经营、分工不细,是当前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,其中,资金不足是零售业发展的最大瓶颈。

  在计划经济年代,国营商业企业的利润全部上缴,造成中国零售业资本的原始积累严重不足。而改革开放初期,为了吸引外资,中外零售企业在税收等政策上又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加上管理水平低,很多中国零售企业的纯利不足1%,大大低于外资零售企业1.5%-2%的平均水平。如此低的纯利润很难支撑零售企业平均10%、连锁企业平均30%左右的增幅。民营商业刚刚起步,同样没有强大的资本积累。因此,近年来零售商拖欠供应商货款,甚至一些骗贷的案件屡屡发生,都与资金不足有着直接关系。

  商业企业贷款难是一个问题,尤其是中小商业企业。商品是供应商的,房子是租来的,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贷款抵押。目前,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,想要建立一个平台,帮助那些信誉好、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商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。

  雷同化经营是零售业面临的又一个问题。特色经营才能获得特色利润,而雷同经营只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,甚至还达不到平均水平。

  此外,生产水平低决定了我国产品相对粗糙,分工不细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商业相比,中国商业的硬件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,但是软件差距仍然巨大,这在超市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。

  给拉动内需支招
  零售业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

  商报:拉动内需是政府提出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举措,请问,具体在商业领域,如何拉动内需?

  黄国雄:在金融危机影响下,外贸经济受到抑制,拉动内需重要性凸显。拉动内需首先要发挥商业的基础性作用,因为社会需求最终要表现在商业销售上。

  在这方面,首先我要强调几个基本观点。“任何财富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。”“经济必须以交换为基础。由于商品交换率一般只能达到95%-96%,总是有4%-5%的产品是有产值没有价值的,因此经济增长如果低于6%就等于倒退。”“零售稳定是市场稳定的基础。经济最终要归于消费,中国的消费稳定也关系到世界消费的稳定。”“市场竞争的基础是企业的内在实力。”

  其次,要大胆开拓新的消费领域,比如老年商品。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,仅北京就有170多万老年人。老年人经过多年积累,也都拥有相当的财富,但是老年商品开发还很不足。有数据表明,目前老年商品的满足程度只有17%,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白。而在美国,老年人控制了大约45%的市场消费。我国的市场细分还很不够,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。当然,这首先要从工业抓起,进而扩大整体市场销售。

  第三,要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,让老百姓敢于消费、放心消费。中国老百姓不是没有钱消费,但是为了养老、为了医疗、为了子女教育,往往有钱也不敢消费。因此,需要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,才能真正让大家放心消费。

  对于当前消费市场大面积降价促销,我并不太支持。我认为,以低价位满足社会需求,会影响未来消费的增长,而盲目降价也会让整体利润下降。

  因为预期降价,消费者在前期就不会购买。降价期间虽然销量增加,因为后面消费者也不会购买了,等于透支了后面的消费。所以平均算下来,销量的增幅不会太大。

  当然,服装、鞋帽等利润比较大的商品,通过促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。但粮油等生活必需品,大规模降价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,也不一定能真正促进销售。
  (北京商报 徐慧)


上一条:绿城超市第二届高峰论坛圆满闭幕
下一条:热烈祝贺绿城超市水电店隆重开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