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“硬扩张”彻底终结 400万企业谋求“软重生
作者:管理中心  来源: 发布日期:2008-11-25 点击次数:1627

经理人网讯 在身处寒冬的中国400多万中小企业生死考验之际,《经理人》杂志第11期推出《软重生——经济衰退期企业12种活法》超大型策划,用最新案例及最鲜活商业思想,为中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和重生,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

著名管理学家郎咸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的,中国企业运用原料成本优势创造价值的能力已经越来越低,要在产业链竞争的时代取胜,必须掌握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,提高“软实力”,这种“软实力”包括产品的创新能力、高效生产的能力、快捷的物流、便利的仓储、营销渠道的掌握以及全面的客户信息管理等。

400多万中国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,必须提高“软实力”,实现“软重生”!

“硬扩张”模式全面终结

然而,在这风云突变的年份,大批企业猝然倒闭,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,2008年上半年,全国仅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就有6.7万家倒闭。并且,倒闭破产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,大部分中国企业都经营压力,400多万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。

今年以来,中国倒闭的知名企业名单就有长长的一串:

国内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厂商——飞跃集团倒闭;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——合俊集团旗下在(广东)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,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;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江龙控股因欠下巨债和工人工资而宣布破产。

如果单个企业的破产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话,可以从行业来看,三鹿死了。曾经的成长标杆伊利、蒙牛出事了,作为高速扩张的朝阳行业的乳业,一夜之间大踏步倒退了。

中国国际商会纺织行业商会高级项目经理韩佳升说,“截至今年年底,将有5万家纺织行业企业倒闭。”

早有专家预计,如果房地产企业不改变原因原有“空手套白狼”的商业模式,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淘汰。现在看来,仅浙江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有1/7已经吊销营业执照。

以上是过去30年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“硬扩张”模式失效的缩影。所谓“硬扩张”,是指企业一切以股东利益为中心,不顾自身创新与管理能力,不顾社会责任和诚信,简单追求规模,依靠简单初级的技术、超低成本的劳力、廉价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,不惜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压榨,不惜对环境进行破环,不惜大量浪费,对市场进行掠夺式开发的扩张模式。

中国企业过去30年实施这种“硬扩张”的发展模式,最终带来的恶果是,企业定位不准,产品不值钱,高端上不去,品牌打不响,原有市场萎缩下滑,新兴市场很快被破坏做烂,产品国际声望低落,外贸不振,成本居高不下,融资受阻,商业模式陈旧,产品存在问题,社会责任缺失,人才难寻。很多行业由于这种“硬扩张”。整个产业链条都出了问题。

400万企业期待“软重生”

在2009年即将到来,辞旧迎新之际,中国商业环境出现30年未有之大变局,天花板越来越低,地板越来越高,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热闹空间内压力越来越大。在这种背景下,中国企业的“硬扩张”模式全面宣告失败。

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“硬扩张”失效、面临生存危机的问题,《经理人》杂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企业“软重生”的概念,并指出中国企业不能再依靠对产业上下游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粗暴掠夺的“硬扩张”来实现增长;而是必须依靠创新、品牌、文化、人力资本、管理等提高“软实力”,“化蛹成蝶”驱动企业实现“软重生”。

所谓的“软重生”,就是企业要在发展理念、价值定位、商业模式、人力资本、融资模式、创新方式、并购扩张、成本控制、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造和创新,主要通过新商业模式、新管理模式来驱动企业成长,最终的目标,是实现企业“变新、变精、变绿、变快、变柔、变尖、变仁、变轻、变高、变长”,不需要对产业上下游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粗暴掠夺,依靠创新、品牌、文化、人力资本、管理等“软实力”,就可以驱动企业成长。

美国未来学大师奈斯比特在 “中国CEO年会”上指出,“中国企业家的基因非常了不起,这种创造性精神一旦得以释放,中国企业家就会做出很大贡献。”

中国企业需要实现“软重生”已经成为必然。而众多没有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,没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,没有占据某个独特市场位置的企业,如果无法实现“软重生”,就会在优胜劣汰的全球大洗牌中,越来越艰难,甚至消亡。


上一条:2009年我国经济政策发展信号
下一条:超市卖场怎样才最具有吸引力